大顶子山高又高,
我们赫哲人在那里打獐狍。
不管冰天和雪地,
专打鹿茸和紫貂。
赫尼哪呀赫尼哪……
王荣富,是下乡到黑龙江街津口赫哲渔村的杭州知青。他认识的第一个赫哲人,就是亲手教他划船捕鱼的师傅毕海青。
海青师傅是村里有名的渔猎能手,渔业村的滩长。他三十岁左右,长得黝黑,脸膛上泛着古铜色(整天在江上风吹日晒),为人热情豪放,把知青当成亲弟弟照顾。我在县委宣传部和县广播站工作时,采访过他,亲自跟他上山打猎。他的枪法让人服气,真是一枪命中,弹无虚发。
王荣富刚到村里时,大江还千里冰封,江面跑汽车。师傅领着他“沿船”(修船),就是用豆油和石膏粉拌好,经过锤打,嵌到木船开裂的缝隙中去,然后刷两遍油,保证船下水后不漏水。
“清明忙种麦,谷雨开大江。”谷雨一到,天气变暖,江心传来清脆的冰裂声,春水拱裂大冰层,沿着裂缝向岸边流去。裂开的大冰块互相碰撞,发出震天动地的巨响。江面上开始趟冰排了,如同草原羊群迁徙,万马奔驰,浩浩荡荡,十分壮观。当地人称为“武开江”。
大江一开,开始下江捕鱼了。毕师傅和他带上行李和粮食,划船前往滩地,到了后第一件事是搭他们住的临时窝棚,赫哲人称“撮罗昂库”。
第二天,天蒙蒙亮,毕师傅把他从睡梦中叫醒,一起划船到江心撒网。开始先抛一个红色的浮球当标记,方便看清渔网位置,然后毕师傅在后舱划船,他在船头下网,直到把一大堆网全下完了,坐着船顺水趟个把小时,就开始收网。一捋,二捋……他慢慢地用力拉着网具,突然一条大鲤鱼从网上蹦到了船舱。这一网收完,一共捕到了十条金翅金鳞的鲤子鱼,足有100多斤……
夕阳西下回到窝棚,他和毕师傅在江边用石块架起锅灶生上火,炖着刚捕的鱼块,用刀切生鱼(就是把鱼块切成鱼肉丝,拌上盐和醋,辣椒油,葱丝即可食用)。在火上用树枝串上鱼块烤,一会儿即鱼香四溢。
捕鱼生活是艰苦的,但也充满了乐趣。
他和毕师傅一起度过两年的捕鱼生活后,被抽调到乡邮政所工作,八年后返城回到故乡杭州。
|